一、 园区基本概况
定边县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其中:定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位于白泥井镇先锋村,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规模经营”的运作模式,该项目由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建,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已建成并投入运营540亩,累计完成投资985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4400万元,企业筹资5450万元。目前已建成智能温室9984m2、日光温室40栋、双面拱棚12栋、普通拱棚等建设68栋,大型连栋温室11520m2、办公楼及学员培训楼3000m2,完成水、电、路、供热管线、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白泥井移民新城(农业园区服务基地)位于定边县白泥井镇衣食梁村。规划建设期限为10年,规划总面积为9.8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为10万人。其中:第一阶段为启动实施阶段,第二阶段为全面提升阶段;近期城市建设用地614.4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2.89平方米,远期城市建设用地985.4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8.55平方米;近期规划人口为5万人,期末规划人口为10万人。白泥井移民新城(农业园区服务基地)肩负着加快完成建设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移民搬迁、现代农业、小城镇”三结合同步发展的战略任务。发展定位为区域循环经济示范点、区域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基地、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发展目标为建成宜居和谐、设施完备、服务体系高效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带动力大、辐射范围广的现代化小城镇。城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一心两带多点”空间结构。即:南北向城市发展主轴和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中部服务基地综合配套中心、南北向城市功能拓展带和东西向城市功能拓展带、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功能的组团中心。总体发展战略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步伐,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配套和保障物流体系,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塑造良好人居环境;注重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和自然和谐发展。规划区产业发展:在充分考虑县城、镇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示范区的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区自身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合理制定服务基地的主导产业类型和发展时序,旨在形成既满足近期发展,又能保证服务基地中远期产业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并与定边县其他产业基地、服务基地一起共同促进定边县的快速发展。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为:首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将放在产品的保鲜、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并通过产业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和产业人口的入驻。再次,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发展相应的仓储物流业和商贸金融业,以求建立完备合理的产业体系,增强整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定边县城是县域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物流、商贸服务业等的核心城市,规划区应加强与其的产业联系和协作,在白泥井镇域内承担新镇区的核心引领功能,在定边县域内与县城形成双核联动效应,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发展现状
核心区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应,每年培育辣椒、西瓜、甜瓜等优质种苗6000余万株,主要服务于白泥井镇及周边地区农户,总种植面积30000余亩,在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引进试验种植草莓、生姜、葡萄、樱桃、油桃等果蔬品种并取得初步成功,进一步丰富了我县果蔬生产种类,为提升农业生产产值注入了活力。白泥井移民新城(农业园区服务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移民搬迁一期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纬五路、经十路、经十一路、经十二路、经十三路、经十四路九条市政道路总长度为12.36千米,已建成交付使用。移民搬迁二期工程、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全小学、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设计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9家,开工建设的项目10个,已建成运营启动的项目3个,在建的7个。截至目前白泥井移民新城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5亿元。
三、园区未来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在基础设施完备的4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产业政策上重点引进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低能耗、无污染企业,为了扩大就业聚集人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先引进,逐步将移民新城建设成为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对已入园建设的企业,提供好服务,关注企业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使其健康顺利发展。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把示范区核心区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核心区示范试验、科技培训、宣传推广等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及全县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
管委会主任: 陈世经
联系电话: 13891237186
地 址: 白泥井镇衣食梁村、先进村
邮 箱: 341227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