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招商服务局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拟定全市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策划并负责组织全市性的国内国外招商引资活动,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三)建立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库,对外推荐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四)负责全市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及优惠政策宣传。
(五)负责全市招商引资的统计和考核工作;建立和管理全市招商引资信息网络。
(六)负责组织国内经济技术协作交流活动,协调解决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全市对外来榆经济技术协作代表团的接待工作。
(七)监测考核全市投资环境,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以及受理外商投诉案件。
(八)指导各县区、开发区相关招商引资工作。
(九)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17年,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21个,到位资金711亿元,较2016年增长13.5%,完成全年任务660亿元的107.7%。其中,省际联合项目190个,资金到位532.5亿元,占全年任务510亿元的104%;省内项目131个,到位资金178.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50亿元的119%。
全年共签约项目196个,引资额268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01个,引资1026亿元;协议项目95个,引资1655亿元。西洽会签约项目132个,全年到位资金105.4亿元。围绕千亿煤化工、千亿铝镁材料产业、千亿新能源新材料、千亿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文化、特色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落地了靖边无人机、兖矿聚甲氧基二甲醚、靖边储能项目、定边光伏组件、厦门北八道物流、新希望煤电铝、山东信发铝电化工、万达城市综合体、深圳三科智慧农商城、北京蓝时动力电池包、隆基光伏组件、华大基因农业、北京神雾清洁煤和蓄热电石等一批品质企业。
(一)明确招商规划和目标。按照全市“三大目标、两个更大和招商三个只增不减”的要求,我局提出“十三五”期间招商目标。每年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投资项目不少于20个,每年在填补榆林产业空白和支撑榆林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年均到位资金800亿元,2016年到2020年累计到位资金4000亿元,占固投50%以上。主导产业补链式招商、接续产业龙头式招商、传统特色产业提升式招商、现代服务业突破型招商。明确了高端能化、盐化工、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陶瓷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招商项目。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民生导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城市功能链,布局招商引资链。
(二)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强精准招商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政策洼地,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制定了20多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出让、预期财政贡献、成果转化、重大项目、融资上市等方面给予奖补和入股引导,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促进招商项目落地。梳理出全国、陕西省和榆林市已出台30多条普惠性政策,加大应用和兑现力度。
(三)严格实施招商引资考核。招商引资首次列为省考指标占1分,市考指标提高到3分。突出资金到位率、项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项目质量。成立市精准招商领导小组,招商引资考核从县区和市属园区延伸到24个县级园区和市直26个部门。成立市级领导带队和相关部门牵头的11个精准招商小组。体现全市招商和领导招商。市委市政府一次出台8个精准招商文件,强化招商工作。
(四)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把项目落地建设作为检验招商成败的标尺。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一是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定出台了市级领导包抓西洽会签约重点项目责任制,落实“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责任部门具体联络、一套服务方案管理)工作机制,夯实责任,明确目标,上下协调、左右配合,及时解决签约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对西洽会签约项目以市政府办下达任务分解指标。二开展督办督查。随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协调相关单位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4月份、7月份和11月份,市招商局先后三次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专项督查,有力地促进招商项目的推进落地。三是实施季度通报。每季度将招商项目资金到位和投资环境满意度调查两项指标进行量化排名,从招商项目资金到位、招商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等方面形成季度通报。年底在榆林日报进行了通报。
(五)大力开展精准招商。2017年市政府确定为“精准招商年”。我们按照“精准走出去”、“高水平请进来”、“日常联络点对点”的招商三部曲,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全年共组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50多次,其中市级大型招商活动8次,参会人员近3000人次,接待来榆客商考察140批次1000人。与全国50多个商会和10多个行业协会建立了业务联系,聘请了30位招商顾问进行技术和经济指导。
“精准走出去”招商:开展了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系列招商活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招商活动、长三角地区招商活动、港澳新加坡和珠三角招商活动、河南山东铝镁产业专题招商等五大外出招商活动,大量拜访企业、参观园区、参会参展和进行投资洽谈推介,收获了大量投资信息和企业家资源,拜访企业超1000户。先后小分队组织参加了厦洽会、秦商大会、西商大会、西宁绿色投资洽谈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呼市中蒙博览会、银川中阿博览会、新疆欧亚大陆博览会、海南农产品展销会、哈尔滨高新技术交易会、昆明东盟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和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等13场投资贸易活动,宣传榆林,展销榆林好产品,获取投资信息。11个精准招商组都开展了招商活动,特别是塑料产业、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高端能化、高新技术产业组举办了专题招商活动。
“高水平请进来”特色推介:在榆林举办了3场大型推介洽谈和产业交流活动。举办了15个地市、3个厅局和扬州与成都旅游部门及企业参加的2017陕甘宁蒙晋沿黄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交流会。第十二届煤博会期间承办了第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邀请全国化工行业100多家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参会。承办了2017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走进榆林投资促进活动,邀请行业协会、领军企业、专家学者等走进榆林、了解榆林、投资榆林。我市府谷奥维乾元和神木恒源集团首次进入全国化工民营百强,被榆林报评为全市十大新闻。12个县市区全部举办了大型招商活动。举办了榆阳金秋文化旅游、神木资本招商、横山羊肉展销、清涧红枣展销、吴堡黄河漂流、绥德石雕、子州黄芪、府谷金属镁海红果、定边红花荞麦、米脂佳县靖边返乡创业等大型招商活动。
“日常联络点对点”方面:广泛搜集投资信息,高频率外出拜访企业,主动叩门招商。热情接待来榆考察客商,根据企业投资意向,安排到各县市区、园区实地考察,对接洽谈。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支持招商,多次会见来访客商,外出拜访企业。重点对接了厦门北八道、北京神雾、深圳三科、上海华谊、隆基硅业、汉能薄膜、华润、大润发、中民投、爱生无人机、新城控股、泉州煤粉制备、华大基因、远大住工、杭萧钢构等50多家知名企业。
(六)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按照市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要求,制定了优化投资环境责任制考核办法,对12县区、四个开发区和37个市直部门进行投资环境责任制考核。坚持客商受理零推诿、客商服务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四个零”目标,积极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启动投资环境110投诉平台,开展网络、电话、信函、上门“四位一体”投诉服务,实行24小时全天候接诉。今年,全市共处理投诉案件11件,其中县区9件,市上4件。开展季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县区、开发区优惠政策是否兑现、园区基础设施是否配套、合同签约条款是否兑现、手续审批办理是否并联审批集中办理、相关部门是否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执法收费部门是否存在四乱现象等六大问题进行优化投资环境季度满意度调查,全市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七)创新招商宣传理念。确立“榆林招商,服务领航”、“品质榆林,创新引领”、“榆林招商,全心全意为客商服务”、“投资榆林,世界因你不同”和“三大战略目标”等推介宣传理念,不断挖掘和发现榆林人文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新亮点。在各类宣传画册、布展及推介活动中,广泛宣传招商理念,赢得了客商的信赖和支持。同时,更新招商网,建立了榆林招商微信公众号,制作榆林招商专题片,按月报送信息量较大、质量较高的榆林招商动态信息,及时向外界发布榆林的招商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招商活动动态、招商项目推介等信息,全面宣传推介榆林,吸引客商来榆投资。
(八)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向、企业投资的动向和榆林转型升级的方向,在高端能源化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基础设施、PPP项目等领域,征集、策划、包装招商项目三批次,共218个。这些项目更具操作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基本都达到了项目建议书的深度。
(九)强化队伍建设。10个县区由招商策划中心变为县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便于对外招商和对内投资服务,稳定了全市招商队伍。先后请化工新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精细化工、硅晶材料、文化旅游、文化产业、高端化工、企业管理、陶瓷产业、物流、直供电、企业转型、企业风险管控、高端能化、化工绿色发展、石化行业规划等25位院士、行业协会会长、部委司长、专家教授、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中国办事处代表进行专题讲授。首次举办跨国公司与化工民营百强国际化论坛。积极外出参加招商引资培训10多次。8月4日对全市招商队伍进行了集中培训,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讲授招商礼仪,邀请昆山开发区原政研室主任黄承圯在榆林大讲堂进行招商引资昆山经验讲座。
(十)改进工作作风。制定落实三项机制和转变工作作风的十项规定,制定加减分绩效考核办法。鼓励创新创优,倡导实干奉献。三分之一招商,三分之一下乡,三分之一处理内务。一切工作项目化、时间化、目标化、责任化、考核化、奖惩化,所有任务落细、落小、落好、落实到人。人人都是招商局长,人都是招商主力,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榆林形象。
(十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领导一切,坚持党建和招商工作一同计划、一同安排、一同落实、一同检查考核。严明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积极开展“三会一课”活动,6月30日赴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开展了“七一”党建主题日活动,参观了治沙连展览馆、重温了入党誓词,举行了军事拓展训练。一年来,共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九大报告等40余次,学习戴书记和十大战略研究课题研究10多次。发放学习教材200余册,每人撰写两学一做、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2篇。7.26绥德、子洲特大水灾发生后,我局第一时间动员广大干部踊跃捐款,向子洲、绥德分别捐款1.5万元,把爱心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十二)狠抓扶贫攻坚工作,打赢扶贫攻坚战。子洲县赵寨村,是电市镇最大的行政村,也是我局重点扶贫村。今年我局派得力党员干部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40余万元完成了4公里道路整修。新建了村委会阵地和党建室。我局筹资12.5万元用于灾后道路、水利、堤坝等加固维修,并围绕核桃基地建立了防护铁丝网。同时,为59户贫困户积极申请产业项目帮扶资金50万元。帮助成立了核桃农业合作社,种植核桃2000亩。7月1日,我局党组书记带领班子成员慰问了村上困难老党员,共发放慰问金3000多元。同时我们利用招商业务优势,组织安排村“三委”班子及村中致富能手参加珠三角项目推介会,并与深圳电商企业初步达成网络销售绿色食品的合作。通过一年来的帮扶,赵寨村成为子洲县首批整体脱贫退出村,我局驻村扶贫干部被子洲县评为优秀扶贫干部。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本单位和所属事业单位预算属于单独一级预算单位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24人,其中参公事业编制19人,事业编制5人;实有人员35人,其中参公31人、事业4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5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休情况及比上年增长(减少)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7年收入总计为1460.09万元,比上年增加298.66万元,同比增长25.71%,主要是人员经费、招商引资活动经费增加。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2017年收入总计为1460.0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为1274.28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为185.81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2017年支出总计为1460.0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412.8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5.25万元。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
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1460.09万元,较上年增加298.66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434.84万元,较上年增加273.41万元,主要是人员经费、招商引资活动经费增加。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按政府功能分类科目说明支出具体内容)
(1)“商贸事务”支出1241.3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98%。其中行政运行453.03万元,机关服务34.67万元,招商引资753.66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支出22.0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1.74%。全部为未归口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2.0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为21.98万元,公用经费0.06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按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进行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为509.7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为448.0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为61.69万元。
(1)“工资福利支出”为332.95万元,占基本支出的65%。其中基本工资214.70万元,津贴补贴68.41万元,奖金为30.17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8.62万元,其他工资福利11.05万元。
(2)“商品和服务支出”为61.68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2%。其中办公费5.79万元,电费0.62万元,邮电费6.75万元,差旅费4.94万元,维修(护)费6.00万元,租赁费0.31万元,培训费0.48万元,培训费0.48万元,公务接待费0.41万元,工会经费5.7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万元,其他交通费用26.95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06万元。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为115.12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2.58%。其中退休费21.98万元,奖励金46.10万元,住房公积金32.16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4.88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三)2017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为34.05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32.96万元。
(1)因公出国(境)1人次,支出费用3.3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38万元,为了借鉴欧洲发达国家马铃薯生产经验,做大做强榆林马铃薯产业,应德国海尔布隆马铃薯种植服务咨询委员会主席、荷兰德龙市长以及丹麦欧登塞市国际对外事务联络部部长邀请,由省商务厅组团赴德国、荷兰以及丹麦调研及洽谈。
(2)公务接待费4.2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13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榆投资和考察客商增多,2017年共接待来榆考察140批次,接待1000多人次。
(3)公务用车购置费19.76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9.76万元,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来榆投资客商考察项目,经市政府批准本年度购置一辆公务用车。
(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6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6.69万,增加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一辆公务用车的正常运行。“三公”经费本质节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按中省市机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财务规章制度执行。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培训费支出0.9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0.63万元,增加主要原因2017年单位有针对性的参加了中国化工协会等协会组织产业转移政策的业务培训。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会议费支出272.2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58.55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单位组织召开五次二类会议,比2016年增加两次。
六、2017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7年度本部门对专项业务费进行了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绩效自评。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支出34.76万元。与上年相比较增加了0.36万元。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共19.76万元。购置一辆公务用车。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一辆;单位没有单价50万元以上和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2017年当年购置车辆一辆;没有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榆林市招商服务局
2018年9月13日